更新时间:2025-08-27 04:03:38
最近看完《棋士》,跟《漫长的季节》背景相似。近来反思国企下岗潮的优秀作品渐渐涌现,时代终于走到了一个可以反思的那个节点上了,真好。看本剧,如果离开了所处的时代背景底色,就无法真正理解创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崔伟、崔业两兄弟的角色相信大家都理解很深刻了,我想分析一下本剧的一些零散的思考,想到那里写到哪里,完全不成体系,请勿喷啊。 1. 关于“棋士”这个职业。 编剧选择围棋,让崔业成为一名围棋教师,这本身就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讽刺。所谓琴棋书画,围棋,一直是一项需要漫长修炼的不染尘埃的“高雅技艺”,但社会最紧迫的需求是“生存”和“金钱”,无用的高雅被世俗价值急剧贬低,崔业为了钱不得不去参加被富商当做“斗狗”一样观赏的赌棋,在生存压力面前,任何“高雅”都可能变得不堪一击。崔业的悲剧,象征着那个狂飙突进的转型时代,许多无法被迅速变现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追求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他们被漠视、被贬值,甚至被遗弃。一个让“棋士”活得如此卑微的时代,或许本身就病了。他的哥哥、妻子、儿子对他的“看不上”,不是看不起围棋或者他的棋艺,而是一种基于生存焦虑的、最原始的失望:“你下的棋再好,能救儿子的命吗?”或许有人要说,老百姓本来就应该先解决生存问题,但崔业从小就被父亲发现他的围棋天赋,他是一个真正的围棋天才。不是老百姓不配下棋,而是时代有时不配拥有这样的天才。 2. 关于金夏生这个角色。 夏生这个角色起初是那么的不起眼,但看完整部剧后,我发现他是本剧最具悲剧色彩、也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角色,绝非衬托崔业的配角,而是承载着全剧时代批判与命运悲歌的核心人物。 夏生的父亲原本是东北一家国营矿山负责人,他的悲剧命运从父亲夏朝山被新矿主逼死、家道崩落的那一刻就已注定。他和哥哥抢劫银行失败后,哥哥为救夏生选择自杀,而编剧对夏生的角色定位是胆小懦弱(抢劫时尿裤子),智商不在线(多次耽误崔业的计划将自己和崔业置于险境),冲动贪婪,一个被社会遗忘的、缺乏机会向上的只能在底层挣扎的青年。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渴望被认可的边缘人,将崔业视为大哥,对他纯粹的忠诚和崇拜,却最终被崔业利用和辜负;他也是一个骨子里仍存善良的人,他父亲所在矿被改制后众多工人下岗,他看了下岗工人的困境,所以,当他看到女友所在纺织厂面临下岗绝境时,毅然决定用自己那份抢来的巨款挽救纺织厂。他原本可以亲自杀掉害死他父亲的新矿主的,但最后却放过了他,也放弃了对转型社会的控诉,可能认命是每个无名之人的最后归宿吧。在这个巨大的时代棋局中,夏生注定是一颗“弃子”。他和女友夏雨的爱情片段,也是本剧难得的温情时刻,底层百姓追求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金夏生最后死于对崔业的信任,他的悲剧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他的犯罪道路,某种程度上是对绝望生活的畸形反抗,他的死亡,彻底撕开了《棋士》温情的面纱,展现了底层生存法则的残酷:善良和天真在绝境中是最先被舍弃的奢侈品。值得啰嗦一句的是,影片最后,醒来的夏雨在列车上看到了一个酷似夏生的列车员,这个结尾真的很美好,在早已泪眼婆娑的夏雨面前,或许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那个有着一份体面工作的夏生,那个眼里有光的夏生,真希望在那个时空里,他们有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另外,很喜欢这个演员,不着一丝演的痕迹,未来可期。 3. 关于“新矿主”胡奎勇这个角色。这个角色的戏份不多,但他却是本剧所有角色悲惨命运的源头,是理解剧中众多悲剧人物极其命运的关键。剧中对他的介绍是通过侵吞国有资产等不正当手段逼死原厂长金朝山,夺取矿山,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他的行为导致金家家破人亡,是金夏生兄弟坠入犯罪深渊的最初原因,他是推倒命运第一张骨牌的人。本剧中的“新矿主”胡奎勇并没有像《漫长的季节》里卖掉厂子侵吞国有资产的厂长被逮捕,并没有收到法律的制裁,他们在改革改制的转型期通过非法手段成为社会新贵,而被“新矿主”改变命运的金家父子兄弟、崔业以及纺织厂跳楼的女工,却付出了自由乃至生命的代价,这种命运反差,尖锐的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困局和法理困境,“新矿主”的角色意义,是使《棋士》超越了个人犯罪故事,升华为一幅描绘时代变革阵痛及其复杂后果的深沉画卷。理解了这个角色,就能更深刻的体会编剧在讲述个人命运之外,那份试图叩问历史、反思时代的良苦用心。所以,我认为《棋士》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漫长的季节》。 回头有时间再继续其他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后楚门时代的拟像新喻
下一篇:为什么我觉得南京照相馆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