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8 09:02:19
氛围营造得很到位,让我感受到了深深得不适,但是为什么不能更进一步呢?你都说了和日本人不是朋友,为什么不能升华主题,告诉观众南京惨案的源头在日本军国主义、在天皇和大本营的默许甚至推波助澜呢?
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所有的图杀行为来自于第六师团的下克上独走,那么为什么不说出来第十六师团在南京是作恶最多的?电影中的两个百人斩军官就是十六师团的!是因为时任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死于尿毒症逃过审判所以为尊者讳?这不成了赢学那套?为什么不说出来南京惨案背后的真正元凶是天皇姑父-朝香宫鸠彦王?因为他下令允许各师团进驻南京,追杀守军残余部队,导致日军的所有暴行都被披上了一层合法化的皮,松井石根慑于对方背景选择了听之任之,跑去上海养病,任由此人以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名义发号施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松井石根判决如下:
本法庭认为有充分证据证明松井知道发生的事情。对于这些暴力行为他置若罔闻,或没有采取任何有效办法来缓和它。占领南京市前,他确曾对他的军队下令要他们严肃行动,后来又曾发出同样的命令。正如现在所知,这些命令并未生效,并且他是理所应知的。他的辨方主张,这是由于他生病的缘故。他的疾病既没有阻碍他指挥在他指导下的作战行动,又没有阻碍他在发生这类暴行时访问该市达数日之久。而对于这类暴行具有责任的军队又属他指挥。他是知道这类暴行的。他既有义务也有权力统制他自己的军队和保护不幸的南京市民。由于他怠忽这些义务的履行,不能不认为他负有犯罪罪责。
很明显,松井在惨案中背了一定的锅,如果说日军有没有下克上行为,我认为是有的,日军在攻下上海后,以松井石根和几个师团长为首、广大参谋附和的中高级军官希望能立下攻陷敌国首都的不世之功,所以违抗参谋本部修整命令,强迫部队进攻南京,下级军官和士兵们在极端压抑、补给不畅、精神疲惫的情况下进攻南京,导致了以杀人为泄压方式的畸变,天皇本人和大本营为了使我们放弃抵抗,又主动制造契机在首都创造图杀条件,所以才导致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把这些讲出来,让观众看到日本受军国主义影响的丑恶嘴脸,看到日本这群发动战争的元凶巨恶难道不好吗?这才是真正的永不忘记、永不原谅!在南京这件事上,我们远远没有收到满意的答复,所以,请不要替日本人遮掩他们的罪行,我们不需要这种虚假的“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历史总是轮回地上演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