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7 04:03:15
“上海宝箱”这个名字,与其说是一个地理来源说明,不如说是一个好莱坞式的营销标签。
它利用当时西方对“上海”这座国际都市的浪漫化、危险化的想象,来为电影营造气氛和卖点。箱子本身可能来自中国的任何地方,但片商认为贴上“上海”这个标签最能吸引眼球。所以,您的直觉是对的——它跟上海的实际关系非常微弱,更多的是文化符号的借用。
很明显,标题党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发明。看看此部电影是1948年,全国90%还是文盲,注意是文盲,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年代,好莱坞的营销手段,已经把我骗进去翻译了。
细看历史介绍,此片是B级片。套用现代术语,属于蹭流量作品,既不是出至比格斯原作,也不是从原著中进行改编。而是当时估计比较红的一位好莱坞编剧:samuel newman的创作故事。包括NEWMAN这个姓氏,估计也是艺名,意思估计就是好莱坞新人。。。,真是咱们现代各种文人互相“借鉴”的鼻祖啊!
说回电影,我们知道,扮演陈查理的华纳.欧兰德去世后,无论是扮演陈查理本人还是他的儿子,邝炳雄, 陆锡麟都换了人。当然,制作公司也不一样。之前是20世纪福克斯,现在变成了不知名的公司。 由罗兰·温特斯(Roland Winters)与华人演员 杨森 Victor Sen Yung扮演陈查理父子 。很明显,我们仍然看出英式悬疑剧的特点。再查查:
赫尔克里·波洛(Hercule Poirot) 首次登场的侦探小说是:1920年。这部小说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所以,无需多言,这部电影是典型的悬疑剧的各种拼凑和抄袭。当然,按照春秋笔法,应该叫“致敬”。最近网络上又有新说法:周星驰等名人的“借鉴”叫致敬,小角色导演编剧的叫模仿,不名一文的叫抄袭篡改。
此部电影比较夸的地方就是整部电影比较流畅,这就是我喜欢黑白电影的缘故:注重逻辑性。当然,好莱坞电影常见的:害人死于话多,在此部电影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连坏人角色都嫌弃片中的陈查理太话痨,赶紧闭嘴。槽点则太多了,就比如无论 罗兰·温特斯(Roland Winters)长得太高,硬说是中国人,谁信啊! 而杨森扮演陈的二儿子,陈汤米,则显得又高又老,违和不断。
而对于我而言,最大的亮点在于片中, 罗兰·温特斯(Roland Winters) 被训练说了句粤语:士头系处啵?\N(粤语:老板在吗?\N证明30年代的美国,还是广东华人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长评】长安月下,百妖夜行
下一篇:我们在这个世界失语了